登录  | 立即注册

游客您好!登录后享受更多精彩

开启左侧

40万人盗不动的妖墓,破解武则天留下的顶级防盗风水局

[复制链接]
脑洞乌托邦 发表于 2024-7-26 17:2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4ca5e101810f5b34c501355120e05e6.jpg
在陕西咸阳,有这样一座陵墓,它被冷兵器时代的刀剑劈过,被热兵器时代的机枪、大炮轰过,1300多年来有17波人曾尝试盗走墓中的珍宝,规模最大的一次出动,甚至动用了40万人的军队。
但这座陵墓依然不抛弃、不放弃,恪尽职守地保护着墓主人,它就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座二帝合葬的陵墓,乾陵。
26ab3521243645d630604645237a929c.png
里面躺着的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帝武则天,曾有专家估算,乾陵中的文物总量应有700多吨。
让人不禁好奇,汉武帝的茂陵被搬空了,唐太宗的昭陵被扫荡了,康熙大帝连骨头都凑不齐了,为什么单单武则天和李治的乾陵可以独善其身?
2e12721b8359b5adc56c349b24f23b6e.png
有人说,是武则天利用乾陵的地势地貌做了一个顶级防盗「风水局」,后世盗墓者入局皆会有去无回,乾陵墓道入口的61尊阴森无头石像就是证据。
也有人说,乾陵周围时常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的麦田怪圈意味着,这里可能存在目前科学所无法解释的神秘力量,那么真相究竟如何呢?今天我们聊聊乾陵的故事。
点击此处观看完整视频(温馨提示:中国大陆用户需要梯子才能访问)
197ba5277514ee40148af8bf4321002f.png
提起专盗帝王陵墓的盗墓狂人,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掘了清东陵慈禧墓和乾隆墓的孙殿英了
可唐朝末年、五代时期有另一位盗墓贼,孙殿英跟此人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他就是五代后梁初年的耀州节度使,温韬。
8435b4fae0826ebb998b9b7a9d1a7fbc.png
温韬少年时曾落草为寇,后来投靠了梁太祖朱温,被任命为耀州节度使。控制耀州后,温韬率领手下兵卒对境内及周围地区的唐代帝王陵墓进行大肆盗掘,以获取墓中宝物。
位于关中的「唐十八陵」中的17座都被温韬给开盒了,包括固若金汤的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
唐十八陵中只有唐高宗李治和一代女皇武则天合葬的乾陵,免遭于难。难道说,温韬挖到乾陵这儿时,突然良心发现了吗?
d86c69a985d53b9ce1adc8a41a8645c8.png
当然不是。《新五代史·温韬传》中记载,每次温韬带兵上山,准备开挖乾陵时,晴朗的天气就突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人马一撤,天气立马转晴,次次如此。
三次下来,迷信的温韬也不敢再动乾陵了,只留下了一句「惟乾陵风雨不可发」。
bc11cc73c2eb1f664e75b183d06ae947.png
其实早在温韬挖乾陵的20多年前,乾陵就曾遭遇过一次大劫。
公元880年,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率领60万大军攻克洛阳, 随即西叩潼关,直驱长安(今陕西西安),成立大齐政权。
攻下长安后,这位昔日的盐贩子先是痛痛快快地烧杀抢掠一番,过足了土匪瘾,接着开始琢磨如何筹集更多的军费。
6e979d93d71901509e7ce7c0ef1b5745.png
这时,有人告诉了他一件事,在长安梁山西侧黄土地下埋藏着大量碎石。这个消息就是在暗示黄巢,唐陵中最富有的乾陵的入口很可能就在梁山的西侧。
黄巢大喜,立即调出40万士兵,跑到梁山西侧开始挖掘。这些人都是农民出身,对铁铲铁锹的运用熟练得很,不久,就把半座梁山铲平了,以此留下了40米深的「黄巢沟」。
但是,乾陵就像是根本没有入口一样。后来,唐王朝纠集藩镇军队,集结长安城郊,向起义军反扑,黄巢这才心不甘情不愿地空手而逃。
331fc1ad44c8bd7b3769718046846a6f.png
时间来到了民国时期,这次乾陵迎来的不是40万大军,而是一个现代化整编师,盗墓的工具也不再是锄头、铁锹,而是开山劈石如切菜的机枪大炮,主谋是民国时期的国民党将军孙连仲。
1930年,孙连仲经陇东、陕西赴河南任新职。路过陕西时,因为军费问题,产生了效仿孙殿英的念头,而孙连仲盯上的是乾陵。
他派了一个师的人马,在乾陵周边埋锅造饭、安营扎寨,以军事演习作幌子,命令士兵用烈性炸药在梁山上到处炸,志在找到乾陵墓道口。
f8a2604c91dc974aa1c26c2ae0a8e10e.png
就在大家以为乾陵的墓道口马上就要被炸开时,突然一阵狂风袭来,刹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现场的数名官兵,被狂风卷上天空,转了几圈后被重重地抛到数十米外,好几个士兵被摔得口吐鲜血,受了重伤。
其他士兵见状,哪敢再向前,在喊叫声中仓惶逃下了梁山,并将此事报告给了孙连仲。
71e8ac43ad76af580d64cd3b6d484416.png
孙连仲请来道士占卜,道士说是梁山上的「姑婆显灵」, 意在警告孙氏,不要再继续挖掘乾陵了。
姑婆(读瓜)是当地人对武则天的一种敬称。孙连仲听了道士的话后,赶紧买来三牲祭品,在陵前祭奠一番后,宣布收兵。
此后,孙连仲再未动过盗墓发财的歪念头。后来他在抗日战场上叱咤风云,成就了「抗日悍将」的威名。孙连仲本人也得到了善终,活了近百岁,直到1990年才去世。
0bd4e188d71675f780dcc612730aeba2.png
根据史料记载,有案可查的乾陵盗掘事件就有17次之多,但无一得逞。千百年来,这些盗墓贼们连乾陵的墓道口都没找到。
刨除一些怪力乱神的因素,乾陵之所以如此牢不可破,其实是得益于它在地理布局上的神来之笔。
e536c0a436c35bac3fbb4c50711dd5d7.png
乾陵风水
乾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距古城西安约80公里,以山为陵,气势宏大,被称为唐代帝王陵墓的代表作。
中国古代帝王陵墓的形制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类,「人工封土」与「因山为陵」,两种形制各有优缺点。
55c536cbc12645cff3775a4d9fe1ddde.png
所谓人工封土,就是先挖坑再回填,著名的秦始皇陵就是修建了雄伟的地宫后,再回填的封土堆。
这类皇陵可以按照最理想的模式修建地宫,但要消耗大量人力与财富,而且巨大人工封土很容易成为辨识地宫方位的标志,导致陵墓被盗。
如果盗墓者是拥有机枪大炮的官匪,想要暴力挖掘陵墓也不是不可能,炸了人工封土就行。
135afd9ef6567f924e241743765732bc.png
相比之下,因山为陵的皇陵,不起封土,凿山为玄宫,陵墓之与山体融为一体,盗墓贼很难找到地宫入口。
想要暴力挖掘,除非把整座山都炸了,否则很可能依旧找不到地宫。
因此,这类皇陵的安全性和隐蔽性极高,但缺点是选址的时候要花一番功夫。找到一处山清水秀的风水宝地,成了这类皇陵兴建者要解决的首要任务。
4044588205cf6aa501f20e6f2705e857.png
乾陵就属于依山而建的皇陵,它所在的梁山有三座山峰,位于北侧的主峰海拔高度1047米,南侧二峰稍低,海拔分别923米和933米,东西对峙,中间为司马道。
乾陵所在位置四周开阔,平地涌出三峰,远远看去就像是一个仰面而躺的贵妇,主峰如头,南面的两座山峰恰为她丰满的乳房,因此这两峰也被称为「双乳峰」。
乾陵玄宫就位于北侧主峰之上。由于梁山位于长安西北,而在八卦中,西北方位属于「乾」位,故而得名「乾陵」。《周易》中的乾卦位又被称为「天卦」,乾为天,象征永不停息、生生不息之意。
897243ff5b54df5904f0e71e6a7c0780.png
关于乾陵的选址,有这样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
公元683年,唐高宗李治在洛阳病逝后,陈子昂等人力主在洛阳设置陵寝,但武则天为了遵照高宗「得还长安,死亦无恨」的遗愿,决定在关中渭北高原选择吉地。
她派出了星相学家袁天罡和专掌天文历法的太史令李淳风为高宗皇陵选址。
袁天罡接旨后,走遍山川大河,始终找不到让他心动之处。在一个浮云掩月的夜晚,他发现一处山峦上紫气冲天,恰好与北斗相交。
袁天罡疾步奔上山峦,找准方位顺手摸出一枚铜钱,埋在浮土下作为标记。
d6e57fe89dc7bbf468cf0508618e7608.png
李淳风这边也一样,他沿渭水一路东行,三座奇异挺拔的高山突然呈现在他面前,从南向北望去,这三座山恰似一位仰卧观天的妙龄少女
天为阳,地为阴,男为乾,女为坤,此处天地阴阳交合,滋生万物。李淳风快步爬上最高的一座山峰,拔下发针扎入土中,随后回东都洛阳复命。
3ac83d1d7c413b8399799c8db2375caa.png
武则天听闻袁、李在同一方位选中了吉地,便派人再去复查。
大臣根据袁天罡和李淳风所描述的方位,来到梁山北峰山顶,寻找二人做的记号,扒开浮土后,惊讶的发现,李淳风的那根发针正扎在袁天罡埋下的那枚铜钱的钱眼里。
两位高人选中了同一块宝地,那陵墓建在这里准没错了。
cf2c6997cec21e73fbe36b56e12c3396.png
武则天随即命令吏部尚书韦待价负责乾陵的修建事宜。
由于时间急迫,韦待价征调了军队,役使罪犯共同修陵,西都长安附近的不少百姓也参与其中,终于在唐高宗李治去世后的次年8月,完成了地面和地下的主要工程。
随后李治下葬,乾陵又连续修建了23年,这才完工。
6bc0805dee5ec9ce82485bbedbe54746.png
相关史料记载,乾陵陵园「周八十里」,有城垣两重,内城置四门,东曰青龙门,南曰朱雀门,西曰白虎门,北曰玄武门,城内献殿、偏房、回廊、阙楼一应俱全。
有人说,正是因为修建了乾陵,武则天后来才能登上女皇之位的,因为乾陵的风水是典型的「女主守宫穴」,会大有利于女主。
4e0429f528061f7951b5f373fd29a081.png
另外,梁山所在的山脉从空中俯瞰,宛如一只曳着长尾展翅飞翔的凤凰,这在风水上叫做「飞凤局」
只可惜乾陵所在位置位于凤尾,尾气必衰,双乳峰之间的神道还将凤尾给斩断了,所以武周王朝只能延续一代。
武则天临终之前,下令将流放房州15年的庐陵王李显迎接回了神都洛阳,并诏告天下:复立李显为太子。武则天死后,江山重新回到了李氏手中,武则天也要求葬于乾陵,与丈夫李治同眠。
7925ee0288842349c2e06dfad7a43157.png
也有人说,乾陵的选址可能从头到尾就是李淳风和袁天罡做的一个局,毕竟他们在武则天出生之时,就算出了天下将易主。
既然天意不可违,就顺天而行,在李唐王朝中间埋一个武周的插曲,最后天下还是李家的,也算是曲线救国了。
关于武则天爬上权利巅峰的故事,我们下期视频细聊,大家定个阅,以防错过精彩内容。
1958年, 陕西省水电厅又在乾县县城西北5公里的乾陵西侧位置修建了「乾陵水库」,水库恰巧位于飞凤的心脏位置,飞凤被挖心斩尾,此处以后是恐怕再难出现如武皇一般的大女主了。
9a3d0bc1919ed8fd31d18eb2a7319890.png
发现入口
双乳峰之间的乾陵神道,又被称为御道、司马道,它南起华表,北至朱雀门,全长700米,是通向陵墓的导引大道,也是皇帝进入「天国」的路标
当年两位皇帝隆重、庄严、肃穆的葬礼就是在这宽阔的神道上举行的。
1994年国家投资150万元,用45031块青石,铺设了原来的古道,成了乾陵独特的景观之一。
e42e20e7a1be4fa7a2d80063795b9a94.png
神道两旁有飞马石雕1对,鸵鸟石雕1对,仗马及牵马人5对,翁仲10对。神道前部,本该是瑞兽朱雀的位置,却以一对来自非洲的鸵鸟代替了。
《旧唐书》记载,中亚、西亚的一些国家曾将鸵鸟送到长安,作为贡品,献给大唐天子。武则天将鸵鸟石雕置于乾陵,想必是想彰显大唐万国来朝的地位。
神道上延绵不绝的10对翁仲石人,高4.1米,身材魁梧,双手持剑于胸前,面部表情各异。
6dcdf827139b1c574338dc0dd524f2ab.png
历史上,翁仲确有其人,他是秦始皇时的一个大力士,全名阮翁仲,身高力大,异于常人。翁仲死后,秦始皇铸铜翁仲十二尊,置于咸阳宫司马门外。
匈奴人来咸阳,远见该铜像,还以为是真的阮翁仲,不敢靠近。此后,翁仲像常被置于宫阙庙堂或陵墓前,作为镇守者。
乾陵神道在梁山北峰前戛然而止,1000多年来,虽然人们知道唐高宗与武则天合葬在梁山上,但是乾陵玄宫的入口究竟在什么地方,始终是个未解之谜。
直到1958年11月的几声炮响,意外地解开了谜题。
566d355dd82e2c1351af13a4df896a13.png
1958年大跃进时期,政府复修西兰公路需大量石料,乾陵附近的农民便到梁山上放炮炸石。
11月27日下午,农民贺某又点了一炮,可是这次随着「轰」的一声,贺某看到的不是散落四处的乱石,而是从地底下飞出来的几个石条。
这些石条明显是人工打造的,上面还有刻字,石条上还连着像钢筋一样的铁条。直觉告诉贺某,这石条恐怕跟「姑婆陵」,也就是埋着武则天的乾陵有关。
他一刻也不敢耽误,赶紧将此事报告给了村长,村长又上报了文物部门。
8922ddf22d680b333fa7dee87e456758.png
陕西省文物主管部门立刻进驻梁山勘查,1960年4月3日,考古工作者终于在梁山主峰的南面中腰处找到了通往乾陵玄宫的大门,乾陵隧道之门。
这隧道也叫「羡道」或「诞道」,在这条长约63米、宽近4米的隧道里,工匠们用8000余块石条,砌了39层,以封住地宫入口。
为了使石条不易松动,工匠们还在每块石条末端凿出燕尾凹槽,用铁质燕尾板镶嵌在其中,然后再用熔化的锡铁汁浇铸,使石条上下浑然成为一体。
羡道的发 掘结果与《旧唐书》对乾陵的记载完全吻合:「乾陵玄阙,其门以石闭塞,其石缝隙,铸铁以固其中」。
a01449bd1114e68c991fa78c41b96883.png
墓道口找到后,金刚墙已经露出来,如果砸开金刚墙,乾陵即可面世,然而能不能发掘皇陵,不是陕西省所能决定的。
陕西省文物局拟定了一份《乾陵发掘计划》,提交给了中央。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史学家郭沫若得知此消息后,十分激动,他主张同意发掘乾陵。
4年前的1956年,郭沫若等人曾打着研究明史的由头向国务院申请挖掘明定陵。一年后,定陵被挖开,考古队确实在其中挖到了许多珍贵文物。
fae0b1169ec78ccc6da16f4ef1f81787.png
然而,由于当时考古技术有限,考古队又没有做好充足准备,许多国宝级文物刚一出土便因接触空气而迅速氧化变黑,甚至在众人的注视下直接灰飞烟灭,中国考古最大悲剧就此酿成。
这次,周恩来总理权衡利弊,在《乾陵发掘计划》上提笔批示:「我们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作后人来完成。」
中央下达指示后,陕西省文物局只能将乾陵隧道的封门石重新回填。
5208d789a7d90c8c7a4e41812663fbfa.png
1973年,郭沫若再次提议挖掘乾陵,幸好又被周恩来否决,这次周恩来直接下令「十年之内不开帝王陵!」满腔遗憾的郭沫若写写下了一句诗「待到幽宫重启日,延期翻案续新篇」。
2000年,陕西省政府再次向国家呈报了乾陵发掘报告,理由是「抢救性发掘是保护乾陵文物的最有效手段」,幸好还是被北京否决了。
如今去梁山参观乾陵的游客们还能在主峰的南面中腰处,看到这唯一一块裸露在外的封门石,只是你绝对不要懂什么歪脑筋,因为你的一举一动都被旁边的摄像头监视着。
a8cfea4883c7c3f969767b51dc17ad21.png
数年来的考古勘探结果表明,正如史料记载的那样,乾陵有两重城墙,即内城和外城。
内城约为正方形,各边长度约为1.5公里左右,总面积约230万平方米,内城墙垣中部各开有一门。
距内城城垣约200米处,当年又建筑了广阔的外城城垣,东西宽约1750米,南北长约1980米
昔日坚固的城垣经过千年的风吹雨打和人为的破坏,到现在大部分都已夷平,只尚存少数若断若续。
a5b8fe9690c4e17000238e785811eba3.png
梁山主峰西南方向的黄土地下埋藏着大量碎石,疑似是修建墓室时挖出的废料,当年黄巢就是根据碎石的位置挖出了40米深的黄巢沟
但玄宫的入口其实是在山峰的南面,工匠们不惜费时劳力,把碎石运到山峰的另一侧,就是为了设下这个声东击西的圈套,好让盗墓贼无法得逞。
碎石堆的分布呈扇形,下部宽度五六十米,高度六七十米,这样算下来表面积约1500平方米左右,如果厚度度按3米算,那么碎石堆的体积大约为4500立方米。
碎石堆的体积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陵墓玄宫的体积,专家们由此推断,乾陵玄宫内的空间在2700-5500立方米之间。
b940fbf8d1383cb67b9a89b686fc931a.png
按照这个规模,假使空间的1/4存放陪葬品,那么陪葬品的体积至少也有700立方米。
如果将一立方米按一吨计算,乾陵地宫内的文物总量应有700多吨,更何况金属、玉器、石质陪葬品的单位重量可能还不止每方米一吨。
那么乾陵中究竟有哪些稀世珍宝呢?虽然乾陵并未被发掘,但是根据史料的记载以及其他唐陵出土的文物,我们依旧可以对乾陵中陪葬品的状况推断一二。
dd0c54c62d242c2c3ab13ddf220f1e09.png
墓中珍宝
目前,考古学家们将乾陵玄宫中的陪葬品分为了6大类
1)金、银、铜、铁等金属类的日常生活用具和各类礼仪器具;
2)陶、瓷、琉璃、玻璃等所制作的器物、人物和动物俑类;
3)珊瑚、玛瑙、琉璃、象牙等制成的各类器具和装饰物;
4)包括石画像、石雕像、石棺椁在内的石质品;
5)壁画和朱墨题刻;
6)典籍、字画、丝绸和麻类织物,漆木器、皮革和草类编织物等。其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各类书籍字画了。
db5064506bce1fe6618a217d7a4f6c96.png
郭沫若当年上报周总理,请求发掘乾陵时就曾说「毫无疑问,肯定有不少字画书籍保存在墓室里!
打开乾陵,说不定武则天的《垂拱集》百卷和《金轮集》十卷可重见天日!也说不定武后的画像、上官婉儿等人的手迹都能见到!石破天惊,一定是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
4cca8191021cc763ab79efa9719e0155.png
《垂拱集》共一百卷,是武则天仿王羲之行书书写而成的,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记叙她如何从一个才人,一步步当上皇后,最后成为女皇的过程,是她宫廷生活的日记;
另一部分是她治国的经验总结。《垂拱集》记叙了唐高宗、武则天两朝的许多重大宫廷事件,对于研究唐代历史,揭开唐史中的许多疑点具有重大史料价值。
同时,《垂拱集》也是武则天以王体行书写成的,是书法艺术难得的珍品。据史书记载,武则天临终时,曾嘱咐李显,要把她的《垂拱集》作为陪葬品,一起埋入乾陵中。
9f99ae61a60e43f35b898a7d36832590.png
而《金轮集》是武则天的诗集,武则天不但是一位铁腕的政治女性,同时也是一个才女,她自幼聪慧过人,颇有诗才。
但如今的《全唐诗》中只收录有武则天的诗40余首,其他的均已失传。如果《金轮集》能出土的话,应该可以让今人一睹武则天的文采。
a3d1a9377977a4e60aecd351acf089cf.png
另外,乾陵中还可能葬有著名的《兰亭集序》的真迹。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与谢安等41人,宴聚于绍兴市郊会稽山阴的兰亭溪畔,26人赋诗41首,聚诗成集,是为《兰亭集》,王羲之为《兰亭集》书写序文手稿,曰《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全文28行、324字,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有如神助。如其中的20个「之」字,竟无一雷同,成为书法史上的一绝。
8f3f50d3548a5de2bb7fefef9608480b.png
后来,文韬武略的唐太宗李世民对王羲之的书法情有独钟,曾费尽千辛万苦寻得了《兰亭集序》真迹,并在遗诏特意交代,一定要将《兰亭集序》随葬,而且要将其放置在自己的头下。
也就是说,这件宝贝应该在唐太宗的陵墓昭陵,可刚才我们提到温韬把唐十八陵中的十七陵都盗了,其中就包括昭陵。
而在温韬写的出土宝物清单中,却并没有《兰亭集序》,此后也未曾出现真迹流传和收录的任何记载。那么《兰亭集序》真迹究竟去了哪里呢?
一种说法是,唐太宗的儿子李治也酷爱《兰亭集序》,他可能偷偷把真迹从随葬品中扣了下来。最重要的是,李治还是个妻管严,媳妇儿武则天也是个王羲之书法迷,所以《兰亭集序》会不会在李治和武则天去世后,陪葬乾陵了呢?
9df5981ed84a4c4dcedad1665d82421c.png
乾陵武则天的陪葬品中,可能还有世间唯一一幅武则天的写真画。
在武则天还是唐太宗的才人时,一天,大画家阎立本被太宗召入宫中,他见到太宗身边有一位容貌非凡,气质高妙的女侍者,不觉呆住了。
太宗正是召他来给这位武才人画像的。太宗吩咐人备好笔墨,阎立本俯在案上作起画来,不一会儿便画好了。太宗看着画像不住点头,又递给了一旁的武则天。
8f80d665139d67d08e43f86c048d5943.png
这是武则天第一次看到自己的画像,心中自然十分欢喜。
相传,武则天死后,此画像随她葬入乾陵,这是唯一一幅武则天的真人画像,一旦出土,价值不可估量的。
827140b6ca22d25925a867b11608b226.png
除此之外,乾陵中可能还葬有预言奇书推背图的原始版本。
《推背图》第一次见于正史是在《宋史·艺文志》里,它被列入了子类中的五行类,但未提及撰写人。
《宋史》之前,南宋岳飞的孙子岳珂写过一本《桯史》,其中也提到了《推背图》,并说《推背图》的作者是唐代李淳风。
5ec7e010a256c7a4c4a5c9cfaf5ddf41.png
如今《推背图》学者一般都认为,此书是由李淳风和袁天罡合著的,以李淳风为主。
根据《桯史》的记载,自五代时期起,天下大乱,遍地都有人称王、称帝,于是有野心的人就利用《推背图》等谶纬之书,作为起事的依据。
北宋建立后,宋太祖赵匡胤一度想将《推背图》列为禁书,但苦于此书已在民间广为流传,很难全部收缴,于是赵匡胤想了一个办法:
152c7b4718b4102c08cba42ba0ac2b26.png
命人把《推背图》中的谶语、图画的次序搞乱,并篡改了一些内容,做出了几个伪本,投放到民间,让它们和原本一起流传。
久而久之,人们或不知孰为原本,或以为预言不准,就不再收藏了。由此可见,自宋初时期,《推背图》的真面目就已不复存在。
如果《推背图》真是由唐朝太史令李淳风所著,那么其原始版本也有可能在乾陵玄宫当中。
2860ac2feecc951db57b4f334c711217.png
乾陵怪圈
2006年陕西省文物修复中心的工作人员秦建明,在研究一张上个世纪80年代的乾陵航拍照片时,发现了一个让他惊讶不已的东西:
在乾陵陪葬墓---李谨行墓周围,有一个巨型圆环。乾陵除主墓外,还有17个小型陪葬墓,分布在陵园东南隅、神道东侧的黄土台地上,这里葬着其他皇室成员与功臣。
陪葬墓距离主墓越近,其墓主人身份越尊贵。李谨行是唐朝名将,少数民族出身,靺鞨人,他为大唐开疆拓土及边疆安宁作出了突出贡献,因此获得了葬入皇家陵园的殊荣。
b0371ba4e6a5bbdaab5d255e49c0e97a.png
秦建明在李谨行墓周围发现的这个诡异圆环,以李谨行墓封土堆为中心,直径约110米,环宽约3米左右,处在较为平坦的耕地中,呈淡淡的暗色调,与周围田野的色调明显有差别。
发现怪圈后,秦建明曾带领考察队到李谨行墓周围进行了实地考察,结果到现场后却找不到怪圈的痕迹。
秦建明又回去查找了其他年份的乾陵航拍照片,发现此圆环是时而出现,时而消失的,只有1968年、1984年和2004年的航拍照片拍下了圆环的身影。
8bbf254a388b7f8e66526c452101944f.png
68年的照片中,除了李谨行墓外围的大圆外,还出现了10多个小圆,直径多为三四十米,错落地分布在东西长4公里,南北宽2公里的地带
有的在陪葬墓区内,有的则超出了陪葬墓区范围。
乾陵怪圈和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其他麦田圈还是有区别的,麦田圈的纹路都比较清晰,而且图案复杂。
但乾陵怪圈只是一个若隐若现的圆圈,图案简单,而且需要提高照片的对比度才能看地清楚。
56ba9c112ca73b1ef123ae35a0c36a56.png
秦建明虽然没有在现场发现怪圈的痕迹,但当地的居民透露,圆环所在位置的庄稼有时候是会比周围的庄稼矮一些,这可能就是从空中俯瞰,圆环呈淡淡的暗色调的原因。
秦建明怀疑,地底下可能有什么异常的东西,他带领考察队在李谨行墓周围钻孔探查,结果发现这个大圆环其实是一个巨大地下壕沟的遗存,沟宽2.7—3.0米,深2.5米。
随着岁月的消逝,壕沟被周围的泥土回填,地表虽然已看不出痕迹,但壕沟中庄稼的长势还是和周围有所不同。
0bd7a9dc23045442fe91c034957a80e1.png
对于此壕沟,考古专家们给出了三种不同的推测。
一是,围墓沟说,认为壕沟是墓穴的附属设施,这是当时特有的一种丧葬形制;
二是,排水沟说,认为壕沟起到了排水作用,也可以更好的保护墓穴。但这两种推测都有一个说不通的点,那就是为什么17座陪葬墓中只有李谨行墓周围出现了此壕沟?而且这种圆形壕沟从未在乾陵以外的其他陵墓中被发现过。
第三种推测是,少数民族特殊葬制说。因李谨行是靺鞨人,靺鞨是活跃于中国古代东北地区一个民族,信奉萨满教,崇尚太阳,圆形的壕沟代表的可能就是靺鞨人所崇拜的太阳。
ffcffc06140d4c3229133221bdadc889.png
这种推测乍听之下听很合理,但细想也有一个说不通的点,那就是68年的航拍照片中,还出现了很多其他的小圆环,有些甚至都不在陪葬墓区范围内,说明这些怪圈也许并不是围绕着墓穴存在的。
目前关于乾陵怪圈,学术界还没有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而乾陵的谜团,也并非怪圈一个。
221c3ab858e75e2133c55a0c10e0f786.png
无头石像
在乾陵神道北段尽头,朱雀门外的东西两侧,有61尊无头石像,被称为六十一蕃臣像,西侧32尊,东侧29尊。
这61尊石像与真人身高相仿,装束各不相同,有袍服束腰的,有翻领紧袖的,也有披发左衽的,但一个共同点是,全部双足并立,两手前拱,毕恭毕敬地站着。
关于六十一番臣像的来历,《陕西通治》中记载说,唐高宗驾崩后,各国的王侯与使节,纷纷来唐都吊唁,并前往乾陵送葬。
96d1bba30845a88cafcfe654e5e0c9bd.png
为纪念当时盛况,武则天命人将参加葬礼的各地王宾和使节,仿真人服饰及身高雕刻成了60多尊石像,立于梁山主峰前。
然而,后来专家们研究后发现,不少石像背后都刻有一个「故」字,说明他们在石像完工前已经去世了。
其中西侧有一尊石像背后的刻字是「故阿史那弥射」,阿史那弥射是西突厥的首领,曾被大唐封为骠骑大将军,但他在公元662年就去世了,比唐高宗早去世21年,是不可能来参加高宗的葬礼的。
f145488f29042b2cdb411b3c2929bad2.png
这时,又有专家提出了另一种猜想,会不会是武则天为了歌颂其丈夫唐高宗李治的文治武功,特意命人为归顺大唐的原少数民族酋长雕刻石像,并立于王陵前呢?
不过,这种猜想很快就又被否决了,因为石像中的一些人是在公元705年武则天驾崩后,才归顺唐朝的。
目前,学界公认的一个观点是,六十一蕃臣像中的一部分是武则天所立,另一部分是武则天的儿子唐中宗李显所立,目的自然是为了阐扬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功绩。
44aa04daaa76c6e035ae50f8911974b3.png
可这些石像为什么都没了头呢?
关于石像无头的原因,民间曾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明末清初时,一个外国使节到乾陵来游玩,发现他的祖先在给大唐的皇帝守灵。
他认为这有失国格,有辱人格,但又怕贸然把这些石像打碎,会引起两国不必要的纷争,所以他想了一个阴招:
每天晚上穿上夜行服,到附近的农田里糟蹋庄稼,之后再散布谣言,说石像成精了,把庄稼都糟蹋光了。当地百姓听信谣言,一气之下就把石像的头敲碎了。
26bdb6406099607820f43fdf067a7fe6.png
这种说法虽然讲的有鼻子有眼,但毕竟是民间传说,没有任何证据支撑。还有一种说法是,石像的头是被盗墓贼破坏了。
千百年来,盗墓贼费老半天劲盗掘乾陵,却最终空手而归,只能拿这些石像出气了。
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曾到过乾陵,并留下了「番王严似立层层,天马排行势预腾」的诗句,说明在明朝初年,石像的头还是完好无损的。
然而明末时期,一些描写乾陵的诗中出现了「赤马剥落离倒旁」的句子,说明此时乾陵的立马和石像都纷纷地倒在了地上。
6b18c7525a2f53779f3393e1deb78def.png
有考古学家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将目光锁定在了明朝嘉靖年间的那次震惊世界的大地震上(嘉靖大地震,也称华县大地震)。
明嘉靖34年,也就是公元1555年1月23日,陕西华县一带发生了强烈地震,震级达到8至11级。由于地震发生在子夜,人们还在熟睡中,致使80多万人死于这次大地震。
乾陵距离华县只有100多公里,属于震中地带,乾陵也因此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六十一蕃臣像的颈部是最脆弱的位置,所以地震过后就出现了「蕃臣断头」的奇观。
乾陵神道两侧一些毁坏的牵马人像也恰好是断头,也从侧面印证了专家的这种推测。
6e6c8cc3235bc5883dcc2fba36817e11.png
另外,细心的朋友们可能注意到了另一个谜团,朱雀门东西两侧的蕃臣像数量是不等的,这在极其重视「对称美」古代王陵中是很罕见的。
后来,研究人员在乾陵东侧的陵园区内,发现了两块未完成的毛坯石料。石料高2.45米,宽0.86米。
根据这个尺寸推测,应该是一个石人的毛坯。这个毛坯石料不远处还有一尊石像的半成品,其形态身体已全部刻成。
4179db17bbbb5bd221bb6dea2a049d58.png
这三尊半成品石像会不会就是朱雀门东侧少的那三位蕃臣像呢?如果是的话,他们又为什么未被雕刻完工呢?
蕃臣们掉落的头颅又究竟在何处呢?这些问题可能要待到乾陵正式发掘的那一天才会有答案了。
b246188ae0d282d2f435d5a87d2d86b0.png
六十一蕃臣像南面,紧挨着神道北段处,有一块述圣纪碑和一块无字碑,两块石碑东西呼应。述圣纪碑,是武则天亲撰、其子中宗李显书丹,歌颂唐高宗一生的一块碑文
全文5000字,字填金粉,光彩照人。而与之遥相呼应的无字碑关乎武则天一生的功与过,下期视频我们再细聊。
59d7905f3f68c6252788d7f5cb52bc79.png
上个世纪70年代,中美之间曾发生过一件政治趣闻。
1971年7月,阿波罗15号发射升空,宇航员在浩瀚的宇宙中,俯视了埃及金字塔,中国长城
突然他们在黄河某处转弯地的西面看到了九个一字排开的小黑点,坐标在这个范围,其中最西边的黑点最显著。
21417a06c3a4a8dd9aa519890476b76e.png
宇航员以为这是新式武器发射点,立即拍照,并向五角大楼汇报。
可事实上,根本没有什么新式秘密武器,这些黑点是整齐排列在渭北高原上汉唐帝王陵墓,最西面的黑点正是乾陵。
和霸气逼人的女帝武则天一样,乾陵也注定了是渭北高原上的一颗明珠。
e6ef1c1788288f6c857699e0f85f55d2.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懒得打字嘛,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联系小乌 | 加入我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Xiaowu |Sitemap

GMT+8, 2024-11-21 17:11 , Processed in 0.059556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Copyright © 2022 脑洞乌托邦.MYSTERY STORIES TV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